时光飞逝,3个多月时间过去,丹江口库区搬迁到拖市镇南河片移民安置点(彭家沟新村)的334名移民,已由起初的忐忑不安逐渐转变为欣喜快乐——党组织正式建立了,菜地、责任田分到了户,垃圾清运有人管,孩子上学放学有车接送,新农合、户籍等已转移到位……在田成方、路成网、渠相连的农田里,移民们种下去的小麦已经泛绿,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。

  说起划分人均1.5亩“希望”地的过程,彭家沟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周辉均别难忘。

  一波三折分地曲

  “土地是移民的基本生存保障,土地的分配涉及各家各户利益,分配是否合理,直接影响移民的生产、生活和大局稳定,有了土地,移民的心才会踏实。”周辉均说,是这一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,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。

  因时间仓促,部分土地整理有不尽如人意之处,移民表示不接受未整理到位的田地。拖市镇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陈春梅,彭家沟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周辉均等镇村干部迅速联系有关部门,督促土地耕整到位,直到群众满意才开始讨论分地的方案、措施。

  “原以为大家会很乐意接受自己的‘口粮田’,哪知部分移民误以为不分地国家还会有补贴,对分地并不积。”周辉均说,为了确保移民分地心齐、气顺、劲足,心情舒畅,包组包户干部和村党员干部积宣传讲解国家法律、政策和土地承包的有关规定,反复宣讲国家对移民的政策,劝说移民摒弃等靠要的思想,尽快抢抓季节、播下新希望、建设新家园。此外,镇村干部广泛征求移民意见和建议,收集汇总后交给村党支部,为移民新村生产用地分配奠定了广泛的民意和群众基础。

  为了迅速把土地分配到农户,确保不误农时,确保群众正常生活,村党支部在生产用地分配方案制定过程中,既做到合情合理,依法办事,又做到把握政策,绝不突破。在具体操作中,充分发扬民主,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认真对待,属于共性问题,吸纳采用,研究对策完善方案;属于个别问题,采取重点联系户的办法,带着感情,逐户去做工作,给他们讲政策,说道理,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,并由党员、群众代表反复讨论,提出好几套分地方案,后大家一致同意采取以户为单位抓阄的方式分地——村里把每块地按照自然地形编上顺序号,各户按照抓阄所得的顺序号,按顺序依次分地。

  “人均1.5亩,说起来似乎很简单,可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。”周辉均说,在分田的过程中,难的是做到公平公正,倒不是主观因素难以做到这点,而是因为田块地处的方位、条件略有差异,有些移民心态上一时难以接受,甚至上午刚划分的土地,已经抓好阄分到户了,下午少数移民反悔,要求重新分地。所以往往因为一个人而重新“返火”分地,工作量大。“村干部有采取个性化的对策,想办法调剂。”陈春梅说,好在大多数移民都很通情达理,要做事“一碗水端平”,大家基本上没什么意见。

  一提起“一碗水端平”,周辉均激动地说:“当初,移民推选出本安置点的移民丈量土地面积,但有移民担心本安置点的人优亲厚友、难以做到公平公正。为了彻底消除大伙的疑虑,让他们充分相信分地的公平性,我们专门请来其他移民安置点的代表来帮我们丈量土地面积……”10月21日,气温骤降,寒风阵阵,秋寒料峭,站在毫无遮拦的空旷田野,周辉均一手拿着个喇叭、扯着喉咙高喊分地的细则要求,一手拿着移民名单、清点户主。由于长期做群众思想工作,加上工作起来连轴转,周辉均的嗓音一直略带沙哑。

  次分地,因为有一块地被沟拦腰隔开,人均1.5亩的地被分成了两块,移民不愿意接受。经过移民代表调剂,后才妥善解决了此事。有一块田位于沟渠旁边,不够分1户的地,移民都不愿意接受,足足僵持了2小时45,周辉均等村干部锲而不舍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,声音喊哑了,才将少数移民思想上的疙瘩解开,分地终于顺利完成。

  安宁和谐新家园

  “分地这项工作,我们足足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才完成。”周辉均长舒一口气。难点迎刃而解,移民心服气顺,地分下去后的短短两天时间,彭家沟新村76户移民在500多亩土地播上了小麦等作物,在新的田野上,更播种了他们的希望。家住4组32号、年过花甲的徐心胜、周光秀老人告诉记者,他们家6口人,分到了9亩地,其中菜地在自家新房子后面,“地分了,心也安下来了”!现在,老两口安心做农活,儿媳妇陈娟在不远处的南河初中办的幼儿园当幼师,孙子在儿媳妇任教的幼儿园上学,一家人其乐融融,好不惬意。

  12月21日,记者三次来到彭家沟移民新村。和煦的阳光播撒在乡间的田野,移民新村安宁而和谐:白色的新房整齐划一、美观大气;老人妇女们有的整理菜地,有的谈天说地;在田成方、路成网、渠相连的农田里,移民们种下去的小麦长势喜人,处处是生机盎然的景象。

  安宁和谐的背后,是拖市镇委镇政府、彭家沟新村党组织一班人殚精竭虑维护稳定、谋求发展的稳健脚步,是移民新村居民从初的疑虑不安到努力适应新环境、安新家创新业的美好愿望和行动。彭家沟新村的居民们,正在用他们的巧手,在新家园描画更加美好的未来。